產品資訊
描述 比較其他品牌
台灣建築報導雜誌 1月號/2013 第208期
編輯室手記2013/01在101的煙火聲中,時序進入了2013年。時序轉移其實是人造的,時間本身是連續的,沒有段落只是不斷進行,任何段落是人的意識所造成,並非自然,但卻是自然的鏡子,照見了黑夜白天與四季變化,讓規律可以被掌握,未來因此可以預知。本期特別企劃Leers Weinzapfel Associates(LWA)特輯,就是希望他們能扮演如鏡子的角色,照見台灣建築專業的某些混淆不清的狀態,而我認為台灣建築發展許多問題,都是來自於這些混淆不清。LWA事務所並非那種媒體寵兒型的starchitect,因此在台灣知名度不高,但其創作從整體環境出發,又能以高品質設計突出於週遭環境之中,既協調於環境又不媚俗地僅從屬於環境,能同時執兩端,其敏感熟練非常難得。本期也安排大雅廚具、瑞期化工和九典事務所二件作品刊登。大雅廚具為胡碩峰近期重要作品,其設計尋求在自主的格網秩序中與混亂的都市環境碰觸,而形成一巨大折動的介面,動作不繁複但頗具啟發性。瑞期化工則為年輕建築師翁獅作品,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拉皮案中,其準確的層次安排,細緻的細部處理,讓幾何形體重現其美感,似乎提示了整體環境改造的契機。九典事務所兩件作品中,太陽能圖書館在簡樸的形式中隱含著對綠建築的新嘗試;而工研院中興院區東大門則試著給車來車往的進出口一個註腳。本期的另一個重點是二個建築獎項的報導,尤其側重新銳建築獎。新銳建築獎由建築世代會主辦,目的在促發台灣年輕一代建築師的創作力,希望能耕耘出一片沃土讓台灣建築發展腳步能輕盈些。而這次入圍十件作品,雖然沒有駭人之作,但也都平易清新,是能為台灣建築界帶出一番新氣氛。但若以創作來論,這些作品似嫌世故老成,創作的原發點不夠深沉,手法也不夠生猛創新,令人感覺小有遺憾。而中國建築傳媒獎,今年舉辦第三屆,已可說是中國最受矚目的建築獎項,尤其能獨立公正,在中國已屬難得,何況又有「公民建築」為理想前引,是該被注目的。尤其本屆五個獎項六位得主中台灣佔有兩名,田中央以「羅東新林場」獲得最佳建築獎和阮慶岳獲得評論獎,台灣可說是大贏家,期待我們能夠珍惜,藉此走出更開拓更寬廣的腳步。
Share this page!
複製此連結並粘貼到您最喜愛的社群、部落格或網站。
連結已複製!請粘貼並分享到您最喜愛的平台。
There was an error copying to your clipboard. Please try again lat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