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資訊
描述 比較其他品牌
不解之緣‧柏克萊
柏克萊,一個世界一流大學學府座落在此,光是這三個字就已經讓人滿溢嚮往、讚譽、敬畏之情,似乎再也容不下更多的好奇。一個八○年代在柏克萊求學的女子,帶著柏克萊的印記回到台灣,為挽救自然生態而奔走。二十年後重返柏克萊,發現潛藏於在地生活的多樣風貌,也發現了柏克萊跟每個人都不遠……在生活的許多角落,都隱藏著柏克萊的精神──柏克萊作為美國西岸的文化與學術重鎮,在過去的半世紀以來,始終引領風騷,無役不與,影響力可說是無遠弗屆。在風起雲湧的1960年代,柏克萊是反戰、示威、嬉皮的大本營,自由開放的風氣吸引了許多想法不一樣的人來到此地,盡情揮灑。 咖啡風潮,從柏克萊開始──1960年代開張的「畢特咖啡‧茶」(Peet's Coffee & Tea)掀起咖啡革命,星巴克創辦人也曾在店裡打工,星巴克的綠色商標也有著畢特咖啡的風格。 有機‧慢食‧柏克萊──被譽為「加州料理」飲食鼻祖的華特斯(Alice Waters)女士早在四十年前就堅持使用有機方式栽種新鮮的在地食材入菜,在輕鬆自在的氣氛下細心品味。時至今日,「有機」與「慢食」已經成為全世界的主流飲食概念。 草根環保運動發軔在此──早在1960年,柏克萊居民就自發組織,抗議市政當局以垃圾填海造陸的計畫,歷經二十多年的持續努力,並引起周邊城市的共鳴,遏止了舊金山灣區的填海狂潮,為環保運動立下典範。你所不知道的柏克萊── ‧柏克萊乃是巨岩林立之地,現代攀岩之父雷能得(Dick Leonard)就是在此練就一身驚人技藝,因此柏克萊堪稱攀岩運動的孕育地。‧1969年,反戰與言論自由運動方酣之際,在柏克萊的校地「人民公園」上爆發校方與居民的流血衝突,造成一名學生喪命,數十人受傷的悲劇。其後大小衝突與糾紛仍然不斷,一直到1996年由當時的校長田長霖出面斡旋解決。
Share this page!
複製此連結並粘貼到您最喜愛的社群、部落格或網站。
連結已複製!請粘貼並分享到您最喜愛的平台。
There was an error copying to your clipboard. Please try again later.